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文献资料>>工作总结>> 正文

市旅发委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打算

来源:本站 2017-06-10 09:24:41 信息索取号:216 点击:

2016年,全市旅游行业紧扣打造“国际知名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目的地”核心目标,积极发挥旅游业在稳增长、调结构、减贫困和惠民生中的作用,坚持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不断推动旅游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各项工作亮点频现。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主要指标增长迅速。2016年,宜春共接游人数5298.67万人次,同比增长3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1.38亿元,同比增长43.4%。5A级景区明月山共接待游客650万人次,同比增长44.2%;门票收入52304万元,同比增长43.1%。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产业发展向全域全时转变。今年,我市宜丰县继靖安、铜鼓之后,成为国家第二批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靖安三爪仑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昌铜高速全域旅游示范带逐渐成型,昌铜沿线四县精心编制规划,全面优化整合配置周边交通、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各类要素,树立“大交通、大配套、大服务”的发展理念,将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从景点景区拓展到全域,力争树立江西省全域旅游发展标杆。二是产业集约化趋势加强。全市旅游业在打好基础,练好内功的基础上,不断向高端化、品质化、精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立足细节,明确重点,补齐短板。在全市旅游客运方面引入竞争机制,成立了明月山旅游集团和旅游车队,大力降低旅游消费成本;协调各县市加快建设旅游集散中心等基础服务设施。2016年宜春市厕所革命列入申报计划新建改建137座,目前93座已经完工投入使用,24座正在建设逐步完工,全市旅游服务水准不断提升。三是产业业态更加丰富。大力发展自驾游、定制游、研学游等产品的开发力度,加强与农业、工业、商贸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开发新业态产品。靖安引进并开工建设了投资5000万元的三爪仑大梓房车露营基地项目,全市87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研发推出特色旅游商品300余种,在2016年全省旅游产业博览会上“明月山硒温泉喷雾”、“‘日德’手工包”、“‘颜控’硒泉玻尿酸原液”和“‘奔步’竹制充电宝”等彰显宜春特色旅游商品揽获多个大奖。

(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2016年,新签约18个旅游项目,合同资金104.9亿元。10亿元以上的项目两个,分别是投资15.7亿元的樟树丁仙湖健康养生旅游度假区和投资10亿元的奉新梧桐湾生态休闲园。新开工项目12个,总投资68.22亿元,如投资47亿元的宜丰天宝古城综合开发旅游项目,投资6亿元的袁州区湖岗台、投资2亿元的上高蒙山尚和农业园,投资1亿元的樟树树花养生谷项目。新竣工项目7个,投资总额14.1亿元。在建旅游项目70个,投资规模519.8亿元,进资额58.83亿元。此外,我委作为直接招商引资单位,还引进了投资3亿元的靖安宝峰法云综合文化旅游产业园和投资1亿元的明月山二十四桥明月园两个旅游项目。

(四)品牌创建成果丰硕。袁州区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靖安三爪仑旅游度假区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明月山温汤镇获评省旅游风情小镇;靖安三爪仑乡、铜鼓大塅镇获评省生态旅游示范乡镇;铜鼓汤里森林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铜鼓大沩山景区、丰城和美陶瓷博物馆景区、上高九峰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袁州新康府庄园、湖岗台山庄成功创建市级乡村旅游点,明月山温汤镇水口村、袁州鸿玉生态农庄、樟树凌云山庄、靖安宝峰镇毗炉渔家民宿村和水口乡象湖湾生态园、奉新梯田谷景区、奉新星苑生态园和圆梦山庄、上高天泽园农场、铜鼓排埠镇永丰村、万载涂泉塘农庄11家单位成功创建县级乡村旅游点。樟树山水湾农庄成功创建特色三星级农家旅馆。

(五)规划体系日益完备。今年,我们相继完成了《宜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宜春市旅游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宜春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项规划》、《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旅游专项规划》的编制和专家评审工作,靖安、铜鼓、宜丰等地也编制完善了本地区旅游产业总体规划或专项规划,下一步将重点抓好规划落地工作,构建市、县与旅游景区完整的旅游规划体系,做到市、县规划一盘棋。

(六)旅游营销效果明显。密集开展了袁州区桅子花节、万载百合花节、花博园灯展、湖岗台荷花节等特色节庆活动70余场,吸引近程游客100余万人次。与天涯社区合作举办了宜春旅游游记攻略网络征集大赛,共收集到各类攻略游记、图片作品600多个,总点击量近100万次,总曝光率为3亿次。相继赴青岛、长沙、乌鲁木齐、南昌、杭州、广州等多地开展营销活动,宣传覆盖人群约300万人次,市场效果明显。特别是今年我市还迎来了台湾佛光山辖属的香海旅行社组织首个信众禅修团到我市体验“跟着祖师参禅去”系列禅修旅游产品,境外市场开拓前景看好。宜春多胜游微信、微博、28365365.com等新媒体利用全省旅游新媒体排名前三的影响力,对各类节庆活动及时宣传扩散,发表旅游信息报道1000余篇,微信450余条,微博2750多条。明月山机场五条航线总计起降架次4618架次,旅客吞吐量431589人次,平均客座率87.9%,今年为经明月山机场抵离的900个航空旅游团队兑付奖励资金350余万元。

(七)市场环境持续向好。联合工商、公安、交通、食药监、质监、电视台、报社等部门在春节、五一、国庆等关键节点,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和安全生产检查,对部分县(市、区)旅游市场情况进行了明查暗访。累计组织行政执法人员20多人次,检查企业131家,抽查导游59人次,查处违法违规旅游企业3家,累计受理旅游投诉25起,投诉率同比下降10%,结案25起,结案率为100%,为游客协调理赔及退货金额共4万余元,维护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净化了旅游市场秩序。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成熟景区还较缺乏。虽然我市拥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真正称得上成熟景区依然只有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和靖安三爪仑景区。而且目前我市仅有的9个4A级景区也存在配套设施不完善、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这对于我市整体打造旅游目的地极为不利。

(二)项目推进难。项目是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列入全市重大项目调度的旅游项目有68个,投资规模512.5亿元,但实际进资额只有总投资额的十分之一左右。有的县市至今仍然拿不出几个上规模的旅游项目。在项目的引进和推进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土地指标、资金投入、政策落实、配套建设、人才匮乏等制约因素,导致一些好项目、大项目建设进展缓慢。有些县市区招商基础差,招商项目停留在简单介绍,立项、报批、用地、可研等方面准备不足,项目招商的可谈、可签、近期建设性大打折扣。

(三)景城融合有待推进。明月山的5A是我市旅游产业的金字招牌,但目前而言其对中心城区的产业拉动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很多游客“到明月山不到宜春”“知明月山不知宜春”,景区影响力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对中心城区三产的拉动。

(四)区域合作有待加强。从全市各县区看,由于旅游发展水平的均衡和客源市场的差异性等原因,各县市区在旅游产业发展上少有合作,在统一开发、统一宣传等方面做得不够。从与周边地市的合作方面看,赣西三市2013年就成立了旅游合作联盟,但是由于联盟没有综合协调、统筹管理等职能,合作仅限于开展一些营销活动上,发行赣西重点景区联票等一些惠民措施落地难。

(五)乡村旅游支持力度有待加大。“十三五”期间,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是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其中发展产业脱贫被摆在首要位置。宜春拥有广阔的农村腹地,自然风光秀美,乡村旅游扶贫应当是较好的产业扶贫途径。但在目前而言,全市还没有完全形成产业发展共识,各级党委、政府对乡村旅游政策、资金支持还不到位。

三、2017年工作安排和打算

1.抓项目招商。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包装并引进旅游新业态、旅游演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的项目,各县市区力争完成1个亿元以上旅游项目招商任务。对现有重大旅游项目进行梳理,删除长期停工、没有进展的旅游项目,重新建立全市重大旅游项目库,定期进行进展调度,并召开一次全市旅游重大项目现场调度会。

2.抓品牌创建。全面推进明月“一区两镇”相关工作。以靖安三爪仑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龙头,力争年内创建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0个省A级乡村旅游点。建立旅游品牌创建评审专家库,对全市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实行不定期暗访,提升景区(点)服务质量。

3.抓乡村旅游。结合旅游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旅游风情小镇”和江西省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工作。制定乡村旅游“百乡千人”培训计划,组织经营人员赴乡村旅游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经验。

4.抓产城融合。充分发挥明月山5A品牌效应,着眼“旅游+城市”,推进明月山景区与中心城区融合发展,真正形成“主客共享,宜居宜游,城中有景,城即是景”的旅游城市发展格局,带动中心城区三产发展。

5.抓市场营销。加大赴外宣传营销频度和媒介广告投放密度,大力叫响宜春旅游品牌。特别要创新手段,联合旅游景区、饭店、旅行社等涉旅企业共同举办更多有温度、接地气的旅游营销活动,力争吸引更多的市外游客到我市观光游览,力争搅动“宜春人游宜春”的客源市场。

6.抓智慧旅游。积极对接国家“互联网+”战略布局,推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主要以智慧旅游建设为中心,搭建智慧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加快智慧旅游建设,提升游客对宜春旅游服务的满意度,同时实现对旅游管理的大数据化,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