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文献资料>>领导讲话>> 正文

进一步认识旅游业的新发展理念

来源:本站 2017-09-30 11:52:17 信息索取号:235 点击:

进一步认识旅游业的新发展理念

——学习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蔡家成


今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长篇讲话(5月初公开发表),分别就深入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把发展理念落到实处,进行系统全面、深入浅出的阐述和动员部署。其中,有关新发展理念及其贯彻落实是他阐述和部署的首要重点,很多思想对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而直接的指导意义。以此为指导,来回顾分析我国旅游业的新发展理念,对“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旅游业发展是必要的。


一、加快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战略是旅游业创新发展的主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专题中,首先以“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围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论断,从中外历史角度分析说明科技创新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进而指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新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针对我国实际,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虽然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大而不强、臃肿虚胖体弱问题相当突出,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不强,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块头的‘阿克琉斯之踵’。”他还指出:“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


从国家和社会层面看,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主要途径和任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主要动力。从行业看,要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各层级、各方面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内容和形式多样的创新是主要动力和科学途径——因为创新是旅游消费、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的生命线,创新存在于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从开发建设、生产经营看,旅游活动内容的创新是最重要和紧迫的,也是永恒的主题和永久的任务——因为旅游生命力和吸引力的源泉就在于不断为旅游消费提供新体验、新感受。从旅游服务看,方式的创新是主要任务,与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一样也是长期任务。从旅游组织管理和公共服务看,内容和方式创新兼而有之,主要是因为我国政府正在转变职能和行政方式,行业组织和社会组织正处于改革过程中,旅游组织管理和公共服务也还必须根据旅游消费需要不断丰富内容和创新方式。从技术角度看,旅游消费、开发建设、经营服务和组织管理都必须充分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和各国成功经验的应用,当前阶段最重要和紧迫的就是推进各个层面、各个方面的旅游信息化,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战略,让旅游业全面融入互联网时代,用信息技术武装中国旅游全行业。“旅游+互联网”是从内容到形式、从产品服务层面到组织管理层面、从旅游者到旅游生产服务者和组织管理者等全覆盖的,所以,旅游业创新发展最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就是加快推进旅游信息化。为此,国家和地方“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都必须像国家“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那样,专门对旅游信息化进行谋篇布局。


二、当前我国旅游业协调发展的主导方面在乡村旅游


在关于协调发展上,习近平总书记以“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为主题,分别从理论和我国建设历史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并引述了毛泽东等党的历代领袖的重要论述,然后指出:“协调发展,就要找出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并明确要求:“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工农城乡关系,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指示精神,根据党和国家的统一部署,从自身实际出发,国家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也实现了转移,从以抓城市旅游为主转变到以突出乡村旅游发展为重点上,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创造有效渠道,以加快实现旅游业的城乡均等化发展。从我国旅游平衡协调发展来看,乡村旅游也是短板,因此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抓紧补齐。当前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需求爆发式增长的拉动力逐渐减弱,产品和服务等供给侧在内容、结构和方式方面的不足日益凸显。乡村是我国旅游增加供给的主导力量:第一,资源富集、空间广阔、环境优美、生态优良、节奏舒缓、民风淳朴、饮食健康等,决定了乡村已经成为我国旅游目的地的主体面;第二,我国农村居民出游数量和频率仍然大大低于城市居民,适应、开发、培育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也将成为我国大量增加有效旅游消费需求——主要是国内旅游,也包括出境旅游——的主要途径。在国民旅游兴起的初期,我国先以城市为主抓生产供给、接待服务和环境优化、条件改进,持续十多年组织开展创建和评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然后在谋划和组织开展“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创建的同时,开展“中国旅游强县”创建,后来将二者调整为城市旅游目的地和乡村旅游目的地创建。近年来,我国更是在创建工业旅游示范点和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扶贫攻坚的总体战略,突出旅游扶贫,“十三五”期间通过旅游开发要使140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通过编制旅游开发发展规划推动全国集中连片区域旅游开发建设和发展,同时实施乡村旅游“千千万”工程。这些都表明,我国旅游产业促进已经从突出城市转变到突出乡村阶段,实现旅游长期可持续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重点也是补足乡村旅游供给和消费需求的短板。


三、旅游业发展要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为双重目标


关于和谐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以“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题,指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在引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论述、例证和其后国际国内违背自然规律遭到自然报复的事例后,总书记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他还用我国历史和现实状况进一步说明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然后鲜明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我讲过,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他要求:“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总书记这些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无疑为作为典型两型产业的旅游业进一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强大动力,旅游是促进双和谐的重要途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和人与人和谐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双重功能和目标。目前,在旅游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方面,行业内外的认识比较一致,而对旅游在促进人与人和谐——包括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方面的独特作用,认识和重视程度尚有待进一步提升。当然,在这两个方面也都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继续加倍努力。一是在旅游活动中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方面,要继续高举资源和生态保护的大旗,充分认识到优良生态环境是最重要最宝贵的旅游资源,包括生态在内的绝大部分旅游资源都具有稀缺性、不可替代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要彻底消除“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现象。二是在旅游开发建设、生产经营、接待服务和组织管理等方面,要立足于为旅游者提供优良产品、优美环境、优质服务,旅游部门一定要以让游客“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为己任,旅游业一定要为“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做出突出贡献。三是要大力抓好文明旅游,让旅游更好地发挥“和平使者,友谊桥梁”的作用,让不文明行为和语言在旅游活动中无存身之所,成为过街老鼠。四是要进一步抓好旅游外交和国际合作,让中国旅游在世界范围内更好更充分地发挥传播文明、增进友谊等独特作用。


四、客源市场开放是实现旅游业开放发展的重点


关于开放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开宗明义地指出:“我国30多年的发展成就得益于对外开放。”然后他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贸易、世界市场等经典论述出发,集中阐述了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阶段和我国历史上受到的影响,明确指出:“实践告诉我们,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在系统分析我国正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时,习总书记还专门提到我国是世界最大旅游市场:“我国在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中的分量迅速上升,我国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最大货物出口国、第二大货物进口国、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最大外汇储备国、最大旅游市场,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版图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


我国旅游业是从入境旅游起步的,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在长达20年中一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晴雨表,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是在改革开放基本方针指导下实现的。从“十三五”开始,国家将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和新格局,在外资、外贸和国际合作中逐步突出“走出去”和双向互动、进出平衡,在扩大国际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规模、提高效益的同时,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影响,不断扩大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在国际贸易中,货物贸易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服务贸易的比重和地位则呈稳步上升趋势,我国在这方面的情况更为突出。出入境旅游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本身以人的交往为基本内容和方式,受到的政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软硬限制都最少,因而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看好和重视。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成为世界最大旅游市场,在国家开放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在继续稳定提升入境旅游地位和影响力的同时,学习美国、日本、欧洲等一些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规范发展出境旅游,以更好平衡国家总体上的进出口关系,减少与有关国家的贸易顺差,搞“黑字回流”,对于减弱、消除贸易摩擦和促进友好合作与双边、多边交往,都可以发挥重要促进作用。因此,从“十三五”开始,贯彻国家新型对外开放方针,加快出入境旅游发展,稳步扩大出境旅游市场规模——即扩大客源市场的对外开放,应该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与此同时,继续做好我国境内旅游投资、经营、服务市场的对外开放以及国内区域之间的旅游市场开放、打破地区封锁、进一步构建全国统一的旅游大市场,并积极促进与旅游密切相关部门、行业和系统打破垄断、开放市场——例如入境自驾游的非军事区域全面开放、国内自驾车旅游专用车辆交通管理和路权开放、边境旅游不同国家和口岸联动开放形成环线等,共同构建我国旅游业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五、新时期我国旅游业共享发展的重点是全域旅游和智慧旅游


关于共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以“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题,从“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的古语切入,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他在从历史和理论角度深入阐述分析后,系统论述了共享理念“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四个方面的内涵。


整体上看,旅游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有效途径,“为人民发展旅游、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发展旅游、发展人民群众需要的旅游”是我国旅游业长期坚持的出发点和根本方针,在大众旅游、全域旅游、智慧旅游的新时代更需要全面坚持这个方针。从总书记揭示的共享发展四个方面含义看,我国全民共享的大众旅游时代正在到来;全面共享的全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共建共享突出表现在发展智慧旅游、更好创造优良旅游环境、提供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需要旅游全行业和社会各方面包括广大游客——越来越受到青睐的定制旅游就是游客深度参与甚至主导的旅游——参与共建;渐进共享要求旅游发展要分阶段、分区域、分人群循序渐进,逐步实现全面共享。


总书记在讲话中就全面共享指出:“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在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国家在各方面建设发展成果的越来越重要的途径和方式。而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共享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成果,就必须在旅游资源利用、投资建设、生产经营和服务、组织管理和监督保障等方面,在继续发挥好旅游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和广大旅游工作者功能作用的同时,调动各级党政机关及其相关工作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发展全域旅游来予以实现,按照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的思想和国家“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来发展、管理旅游事业。


大众旅游和全域旅游的技术实现方式必然是智慧旅游,即在旅游消费、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生产经营、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让旅游业全面融入互联网时代,用信息技术武装中国旅游全行业,全面建设发展智慧旅游项目、产品、企业、员工、政府、行业组织和智慧景区、智慧旅游企业、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目的地以及智能酒店和客房、智能餐馆和餐桌、智能导游,广泛实行网络新媒体旅游推广营销、网上查询和预订销售、网络支付结算、网络旅游教育培训、旅游电子政务等。


大众旅游时代是我国旅游发展的最新和最高阶段,是旅游渐进共享的必然结果。世界和中国旅游发展史生动诠释了渐进共享发展过程,旅游首先是少数人专享的贵族旅游,然后成为一部分率先进入工业化和现代化国家人民以及其他先富起来人群的生活内容,最终才进入各个国家、各个阶层人民大众参与分享的大众旅游。当前在旅游发展中践行渐进共享理念,就是要抓好全域旅游和智慧旅游发展工作,让越来越多的旅游资源和产品项目通过信息化手段进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五大发展新理念的学习、领会和践行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一项长期任务,旅游行业的学习和贯彻落实要从“十三五”国家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研究编制入手,不断深入广泛地进行下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断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果。(作者单位: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