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市地处赣中,跨赣江中游两岸,境内以平原低丘为主,全市总面积1291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其中城区常住人口22.5万,辖4乡、10镇、5个街道办事处。
樟树因树而得名,因酒而立市,因药而扬名,因盐而闻世,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越的区位和较强的经济实力,历史上是与景德镇齐名的江西四大名镇之一。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全国百佳全民创业示范县(市、区)、中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县市、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国县域商标发展百强县、中国最具特色金融生态示范城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中国金属家具产业基地等荣誉称号。
1.历史源远流长。樟树是一座“三县治城、四朝故郡”的历史文化名城。4500—5000年前,“筑卫城”人栖息于此。商周时期已建立以吴城遗址为中心的古方国都邑,与中原殷商王朝并存,是吴文化的源头。五代南唐昇元二年(938年)设立清江县,治所在境内的潇滩镇(今临江镇),北宋设临江军、元时改临江路、明代为临江府,辖4县。明朝成化年间,赣江改道,赣江和袁河由原在三湖交汇改为在樟树交汇。1988年12月26日,清江县撤县设立樟树市(省计划单列)。
2.交通区位优越。地处江西“大十字架”生产力布局的“天心地胆”之位,自古就是“八省通衢、四会要冲”的水陆交通要津,距省会南昌76公里,属南昌1小时经济圈范围。浙赣铁路、京九铁路、105国道、千里黄金水道赣江和赣粤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公路等六大动脉连接清萍、清高、樟抚3条省道,交织成了樟树内外沟通的大交通网络,具有对接长、珠、闽,连接港、澳、台,加速承东启西辐射,便于接受沿海产业转移和发展科技型新兴产业的区位优势。
3.产业特色鲜明。形成了药、酒、盐和机械五金制造四大支柱产业。药业:始于汉晋,成于唐宋,盛于明清,历1800年不衰,享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为海内外药界同仁公认的“国药之都”。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8万余亩,为全国中药材种植基地,道地药材以“三子一壳”(吴萸子、黄栀子、车前子和枳壳)为主。中药材专业市场是江西唯一的中药材市场,占地235亩,药材交易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酒业:始于商周,宋代诗人陆游曾有诗云:“好酒来清江,嫩色如新鹅”。清代樟树娄源隆酒店酿出好酒,以四个“特”字相标,远销邻省,故名“四特酒”。1958年周恩来总理称赞四特酒“清香醇纯,回味无穷”,1972年邓小平同志品尝后留下了“酒中佳品,味道独特”的佳名。2004年四特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填补了樟树市、宜春市的空白。2012年“四特”品牌荣获2012年度中国酒类十大最具全球竞争力品牌。盐化工业:岩盐储量探明矿区面积133.6平方公里,达103.7亿吨,储量居全省首位、全国第四位。现有晶昊盐化、富达盐化两家制盐企业,其中江西晶昊盐化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吨,富达盐化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此外,樟树市规划了占地15平方公里的盐化工基地,被省政府列为省级盐化工基地。目前,基地已有投产企业11家,在建超亿元项目12个,为全省最大的制盐、制碱和吃氯耗碱产品生产基地。机械五金制造业:以保险设备为主,是继药、酒、盐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2012年4月被授予“中国金属家具产业基地”称号。该行业从1973年起步,目前,共有机械五金制造企业72家、保险设备制造企业19家。产品有8大系列300多个品种规格,销售收入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5%,其中主打产品密集架、书架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4.文化底蕴深厚。樟树古文化、道教文化、药文化、酒文化、盐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古文化遗址12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为江西省“国保”最多的县(市)。其中筑卫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认定是迄今为止保留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古城;樊城堆被考古学家命名为樊城堆文化;吴城商代遗址是江南首次发现的商代大规模人类居住遗址,打破史学界“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属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被命名为吴城文化。阁皂山是中国道教三座名山之一,唐代被誉为“第三十三福地”,与鹰潭龙虎山、南京茅山同为道教圣地,以“道灵、药灵、山水空灵”声名远播,2001年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旅游投诉:(086)-0795-7332256
樟树市消费者协会:(086)-0795-7332256
樟树市长公开电话:(086)-0795-7332256
樟树市价格投诉:(086)-0795-12358
版权所有:樟树市旅游局
地址:樟树市药都路8号
备案序号:赣ICP备10004638号
技术支持:赣州科睿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